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 田城通讯员 余若涵) 田间割麻忙,水中收渔网。6月16日,阳新县白沙镇吴东城村苎麻基地一派喜悦丰收的景象,村民正利用机械设备采收今年第一季苎麻。另一侧稻虾基地,农户正用渔网打捞小龙虾。
麻线牵出好“丰”景
16日,吴东城村的400亩苎麻基地,一树树约2米高的苎麻郁郁葱葱,满眼翠色。不远处,几台剥皮苎麻机“轰隆隆”地工作着,农户们正把割下的麻梗放进机器里,瞬间“吐”出嫩绿的麻丝,竹架上晒满新抽的苎麻皮。
(资料图)
“这是第一季麻,还可以再收两季,年总产24万斤,全年产值200万元。”中广核驻吴东城村工作队长蒋伯杨说。
阳新曾是苎麻之乡,苎麻如今依然是部分群众“当家园”。 通讯员 供图
吴东城村地处丘陵山区,土地肥沃,苎麻种植历史悠久。1957年村民陈森茂被评为“苎麻劳模”,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。
2014年前后,原麻市场低迷,苎麻种植普遍亏损,严重挫伤麻农积极性,苎麻种植面积大幅缩减。村民外出务工,村里的劳动力流失严重,不少好田变荒地。
为改变现状,中广核驻吴东城村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积极盘活撂荒地,通过村集体合作社流转土地400余亩,大力发展苎麻特色种植,实行“合作社+种植大户+农户”模式,将村民手中的“巴掌地”整合成“规模田”,并带动9户脱贫户,吸纳35户种植,为每户村民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,村集体合作社增收6万元。
在引入收割机、剥麻机、复剥机等机械化设备后,大大提高了苎麻收割效率,降低了麻农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。
面对销售问题,驻村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积极对接本地及湖南、四川等地公司,签订收购订单、约定最低保护价,解决了麻农销售苎麻的后顾之忧。
“荒地变成了好地,流转土地可以获得分红,种植苎麻还可以增加收入。”种植大户陈洪加笑了。
稻虾田生出好“钱”景
满是朝霞的天空与一望无垠的稻虾田交相辉映。16日清晨,宁静的小村被唤醒,下网、捕捞、打包、整箱、装车,不一会,数辆小型货车满载着活蹦乱跳的虾驶向了城市,村民们露出灿烂的笑容。
小龙虾喜获丰收。 通讯员 供图
喝长乐港的水,吃微生物长大的虾,肉实紧嫩,硕大肥美;用虾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来供养的稻米,颗粒饱满,营养有机。
“6月中旬虾子收起来后就种稻谷,虾子全年产50万斤,原生态稻谷预计全年产24万斤,实现稻虾双丰收。”吴东城村稻虾基地负责人张炳值说。
如今,吴东城村500亩稻虾基地全部投产,稻虾年产值约800万元,稻谷预计年产值50万元,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。
“村里土地资源好,但都是小块分散地,没有整合,更没形成支柱性产业,”蒋伯杨说。
如何把小块田地整合成规模性产业用地?
有了想法后,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开始风风火火推进。
专家团队来了,对村里的土壤进行取样化验,确定这里适合发展稻田养虾项目,然后多方寻求合作,终于与浮屠镇张畈村养殖大户达成合作意向。
如何整合500亩涉及到5个组,400户人家分块的土地?
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挨户上门做工作:项目不仅可以保障租金收入,还提供大量务工机会,村民想养虾,还可以无偿提供技术支持,并协助销售。
一家家的思想工作做通了,村民们打开了心结。经过几个月不懈努力,500亩农田化零为整,全部盘活。
这些土地,带动150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务工年总收入超过350万元。此外还可以获得土地租金。
“吴东城村现在大变样了!”村支书陈世权自豪地说。
160千瓦光伏基地、400亩苎麻基地、500亩稻田养虾项目、扶贫车间恰恰鱼鞋厂……帮扶产业在村里错落分布,成为一道道风景线。
关键词:
华为Mate 60 Pro需求旺盛!分析师郭明錤预测:一年内至少销售1200万部【附智能手机行业分析】
2023-09-09